外交学院2025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研招生简章

点击数:623 | 发布时间:2024-11-09 | 来源:www.che228.com

    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我院2025年继续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学位研究生。

    1、招生原则: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工作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和“自愿考试报名、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的原则。学生毕业后,履行定向协议回定向区域和单位就业。在职研究生落实毕业去向至原工作单位;非在职研究生落实毕业去向至定向区域就业单位;毕业离校时仍未就业的非在职研究生落实毕业去向至定向省区市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对未履行定向协议的毕业研究生,将视情记入个人征信档案。

    2、招生计划:

    招生专业介绍:国际法学、法律、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政治、政治学理论、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生源范围:内蒙古2人、广西2人、新疆4人。

    原则上各专业招生计划1人,复试录取阶段可依据实质状况进行调整。

    3、招生对象:

    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与在上述区域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

    生源地在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市的少数民族考生,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等省的民族地区自治地方和边境县的少数民族考生,与在上述区域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地区自治地方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

    在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与在西藏工作且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

    4、报名与考试:

    考试报名条件

    1、考生应拥有《外交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普通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条件。拥护中共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规范,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政审合格,立志为乡村振兴、兴边富民、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策略和民族区域经济社会进步。

    2、考生应来自前述生源范围,且须经所在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确认考试报名资格。

    考试报名程序

    考试报名骨干计划的考生须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骨干计划资格申请平台提交申请信息,经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线审核通过后方可报名。

    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资格审核平台仅在2024年十月15日上午8时至十月26日晚上22时开放,考生须于截止时间首要条件交申请信息,并准时查询审核结果,以便补充材料或改报普通研究生计划。

    考生需仔细阅读我院招生简章和网报通知,并认真填报核对考试报名信息。报名时专项计划一栏需选择“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试报名类别需要为“定向就业”。网报成功后,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确认。

    特别提醒:请考生务必牢记自己网报时的用户名和密码,后期准考证打印和调剂等均需用。

    初试

    1、考试报名该计划的考生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2、考试考哪几科、内容及需要均与普通计划考生相同。

    复试

    1、复试工作由各招生院系所负责组织推行。自2025年起,骨干计划普通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按学科专业划定,依据教育部公布的复试分数线,与各院系所具体报名和初试成绩状况,结合各单位的学科特征和需要,确定具体复试分数线和参加复试考生名单。复试的方法及程序与普通计划考生相同。

    2、未考试报名该专项计划的考生不能调入该计划复试,考试报名该计划的考生不能调剂到该专项计划以外调剂复试。

    5、录取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录取实行“计划单列,择优录取”的规则。计划单列是指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与普通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分别用于录取对应类别的考生,两类考生不形成角逐。录取时考生不能调入或调出该专项计划。具体录取由所考试报名的研究所或院系依据考生考试成绩,并结合思想政治表现与身体健康情况,择优确定录起名字单。

    所有被录取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硕士研究生考生录取类别均为定向就业,被录取考生须与招生单位、工作所在单位、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骨干计划数字化管理平台在线签订三方定向就业协议书。

    录取的非在职考生人事档案转入我院,被录取在职考生入学不迁转户口。

    2025年录取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按国家和我院有关规定缴纳。

    未尽事宜,根据《教育部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外交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教育部和我院其他有关工作文件或公告需要实行。如上级部门在2025年招生年度颁布新的招生政策,我院将根据最新政策实行并准时通知。

    外交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4年十月21日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